违规跨境访问管控:数字时代企业的必修课
近期,某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因员工违规使用非法软件访问境外网站,造成客户数据泄露。企业不仅收到监管部门的巨额罚单,更引发用户信任危机,品牌声誉严重受损。类似事件并非个例。
伴随全球网络安全监管趋严,对违规跨境访问的管控已从“可选项”升级为网络安全建设的“必答题”。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的今天,如何构建安全合规的网络防线,已成为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。
为什么必须重视“违规跨境访问”管控?
一、合法合规高压线不容触碰
国务院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》第六条已明确规定: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擅自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。”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及军队相关条令也对违规跨境访问行为作出明确约束。无论有意或无意,一旦实施该行为即构成违规,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《网络安全法》亦对网络运营者的数据保护义务提出明确要求。
二、数据泄露风险加剧
据第三方统计,2024年上半年的行业数据泄露事件中,约34%的事件与非法跨境访问直接相关。例如,境内某高校学者通过违规跨境访问联络境外非政府组织,试图以内部数据换取发文机会,最终被国家安全机关及时阻断,保障了国家秘密安全。
三、识别与管控难度持续加大
当前违规跨境应用普遍采用加密流量、动态协议伪装等技术手段,意图规避传统安全设备的监测,成为企业数据泄露与违规外联的隐蔽通道,识别与管控难度显著提升。
四步构建“管理安全护城河”
与其被动应对,不如主动建设。通过以下四个步骤,让安全管控成为业务发展的有力支撑:
1、全网动态可视化
为用户网络打造“全景视图”,任何异常访问行为都清晰可见,实现全网风险实时掌控。

2、智能识别精准定位
借助AI智能分析能力,对加密流量、协议特征进行深度解析,可精准识别138种违规应用,让非法访问行为无处遁形。

3、分级授权精细管理
基于用户实名身份、行为轨迹及权限画像,构建精细化访问控制机制,筑牢数据流动的安全防线。

4、多重技术协同防护
融合多种检测与防御技术,对加密隧道中的异常行为进行识别与拦截,破除伪装,还原访问本质。

在信息化与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安全管控不该只是简单的封堵,而应致力于构建智能、弹性、合规的网络安全生态。安博通的“跨境访问行为管理解决方案”以“技术+管理”的双重保障,既能满足合规要求,又为业务创新提供安全环境,助力企业在数字浪潮中行稳致远。